驻校社工启新程 协同育人护成长
为推进园区驻校社工项目落地,关爱学生健康成长,3月26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驻校社工工作会议于景城学校举行。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政宣处副处长蔡罗蕊、政宣处郑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康林及园区多所学校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人、驻校社工组织代表共同参会,共探青少年健康成长新路径。
会议邀请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智库特聘研究员萧琮琦博士作专题分享《学校社会工作的实务案例与发展模式》。萧博士结合多年实务经验,系统阐释学校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他指出,当代青少年面临学业压力、家庭结构变化、社会适应等多重挑战,驻校社工需要与心理咨询、德育工作形成“三社联动”,构建校园心理安全协同机制。萧博士强调,社工服务应聚焦五大需求层级:一般适应需求、特殊情境干预、预防性支持、改善性服务及发展性引导,并通过筛查、个案辅导、团体活动、社工课堂等多元方式,助力学生应对成长难题。
政宣处副处长蔡罗蕊详细解读园区驻校社工项目实施方案,她指出该项目首批覆盖12所学校,重点服务高中和初中阶段学生,未来将逐步扩大范围。蔡处对社工工作内容提出明确要求:量化服务,每年度完成心理筛查、个案咨询、小组活动等指标;协同分工,与心理老师、德育处紧密合作,参与危机干预、法治教育等工作;创新形式,通过社团活动、亲子工作坊等方式拓展服务场景。同时提醒学校要为社工提供办公条件和支持,确保其职能充分发挥。
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驻校社工项目的意义,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专业力量赋能学生成长,通过个案服务、生涯规划等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强化协同机制,社工需要与班主任、心理教师形成合力,构建支持网络;三是注重实效与创新,结合学校实际需求,探索本土化服务模式,力争将园区打造为“驻校社工示范标杆”。
会议最后,各校代表与驻校社工团队展开分组交流,就服务落地细节进行深入探讨。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持续推进驻校社工项目,以专业服务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26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智库特聘研究员萧琮琦博士继续参加园区驻校社工考核会议,作为特邀专家对12位新晋驻校社工进行工作考核评比。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