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概览>德育之窗>详细内容

孩子的良好品德,家长可以这样培养——记苏州市张磊心理名师工作室“家话有约”第五十一期

作者:钱璐 发布时间:2024-01-02 点击数: 字体:A- A+

      本期节目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任春竹老师为大家推荐朱永新、孙云晓、刘秀英老师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二年级孩子》。和家长朋友们分享孩子的良好品德,家长可以这样培养。  

      一、对良好品徳的认同与培养行为要一致

      要做到表里一致,父母的道德观念必须清晰而坚定。如果父母的道德观念经常发生动摇,自己都产生了困惑,就很难给孩子明确的道德引领。

      比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具有诚实正直、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又担心孩子长大后吃亏上当,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嘴上教育孩子要好好做人,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自觉地给孩子灌输防人之心不可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观念。父母对道德价值的功利化态度,会导致孩子道德认知与实践的矛盾。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是不可能转化为行为的。

      二、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目标要一致

      教育子女是父母共同的责任,但是父母在履职的过程中,常常会与家人发生种种矛盾,以致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发生矛盾就要及时解决。开家庭会议是有效的办法,同时谦虚的态度和必要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家人开诚布公地交流彼此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看法,统一认识,求同存异,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目标一致地教育好孩子。若等到出现家人间因家庭教育分歧而相互推诿责任之时,则早已错失了教育孩子的良机。

      三、对孩子和对自己的要求要一致

      有些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目的是给孩子做好的示范,但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随心所欲。可见父母并没有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却想着如何内化为孩子的行为,这样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坏,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对一切教育的怀疑。观察与模仿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很多时候孩子更看重父母如何做。

      四、家庭德育要与学校德育保持一致

      家庭和学校都会对孩子进行品德培养,虽然培养的内容与方式有差别,目标却是一致的。对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课堂内外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父母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否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作用,也抵消了教育效果。

      优良品德的培养,是奠定孩子一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石。让我们在家庭品德教育中遵守“一致性原则”,谋求教育合力最大化,塑造孩子优良品德。

一审一校:任春竹

二审二校:周凯雯 陆兆甜

三审三校: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