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我传承,青团晒蓝我能行 ——青剑湖小学一年级开展“非遗文化”实践活动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好时节!4月12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小学一年级家委会组织开展了“非遗文化”实践活动。孩子们化身小侦探,探索植物奥秘,用灵巧的双手,将春天的美丽拓印在布上,把大自然的馈赠带回家!
植物大侦探
以自然为师,在自然中成长!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化身为大小侦探,以充满悬疑的案件开启对植物王国的主动探索。
“我们找到了爬藤植物”,“我们找到了开花植物”,“我们找到了药用植物”,“我们找到了外来入侵植物”,“我们找到了心形叶子”……偌大的植物园里都是孩子们一声声兴奋的报告。通过破解密码,搜寻线索,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一步步闯关并沉浸在故事里,在快乐中认识植物王国的居民,了解它们的生存智慧,收获主动学习和成长的乐趣。
植物标本&植物拓印
大自然为孩子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在植物园里,孩子们采摘着喜欢的、合适的花草,收获满满。
每一棵植物,都是一个小故事;身边的自然之物,都是艺术的珍宝。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拓印的历史。拓印,旧时也称蝉蜕术,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印刷技术,相当于古代的复印机和照相机……听了老师的详细讲解,孩子们发挥着想象,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植物拓印的制作方法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们将树叶和花朵精心摆放在帆布袋上,用锤子轻轻敲打,植物的形状和纹理便清晰地印在帆布袋上。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份独特的春日礼物,每一锤敲击,都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孩子们无穷的智慧和灵巧的小手下,美丽的春天被尽情演绎并永久封存。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和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植物的感性认识,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丰富了课堂文化生活。
青团制作
如果要选择一种食物代表春天,那非青团莫属。这款翠绿如玉、软糯清香的春季时令点心,紧紧“包裹”着古往今来的食俗文化。
家委会成员提前几天就准备好做青团的食材和工具——艾草汁和糯米粉做成的绿色的面团,还有馅料、精制油、保鲜膜、蒸锅等。
听完青团传统文化的讲解后,孩子们跃跃欲试。撒面粉、倒清水、揉面团,有的孩子是第一次揉面团,磕磕绊绊地尝试将粉状物聚拢;有的孩子制作面食经验丰富,干净利索地将面团分成小块。孩子们“肆意”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的青团形态各异,有的捏得造型独特、圆润可爱;有的简单大方、鼓鼓囊囊……
在制作青团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耐心和细致,还享受到了劳动的无穷乐趣以及收获的满满喜悦。
本次活动圆满收官,孩子们收获颇丰。他们真切地领略到春天的盎然生机与青春的澎湃活力,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青剑湖小学家委会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记,为优秀文化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一审一校:陈浩
二审二校:张敏
三审三校:周乐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