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聚焦课例研讨 促进专业表达——记王秀荣名师工作坊主题研修暨学科共建活动

作者:@景城学校 发布时间:2024-02-04 浏览次数: 字体:A- A+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2024年1月27-28日,王秀荣名师工作坊开展了“聚焦课例研讨 促进专业表达”的主题研修暨学科共建活动通过课例分享、评课议课以及专家讲座的形式,提升教学能力,践行育人使命。工作坊全体成员以及景城学校、星澜学校、星湖学校中学部英语教研组成员参加了次研修活动。

课例分享

1月27日下午,大家观摩了三节基于英语学科育人的课例展示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卢迎春老师分享了译林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 Reading课例卢老师围绕teenage problems展开教学,通过视频导入本节课话题,以此学生共鸣,切入自然,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教学过程卢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标题、导语预测文本内容,提醒学生关注频率副词的使用,帮助学生提升获取细节、理解文本以及探索主题的能力卢老师精心设计了“交换问题”的游戏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勇敢面对问题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英语学科育人的功能。

金湖吴运铎实验学校卢卫国老师分享了译林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5 Reading课例。卢老师首先以谭盾作曲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乐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和结构特征,为本节课的教学建立框架卢老师多次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卢老师在课内文本的基础上,补充了谭盾对于“为什么使用水制作音乐”的回应,以及“让世界品味中国”两段文本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文章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并感受艺术世界的美妙,达成了英语学科育人的目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陈敏慧老师分享了译林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8 Integrated skills课例。陈老师立足单元整体教学,以“How to be a good policeman”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predict logically, observe carefully, listen attentively, inquire widely, conclude fairly以及exemplify vividly,鼓励学生学习警察精神,争做小警察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包含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大类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帮助学生提升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也提升了自我安全防范的意识充分挖掘了文本育人价值。

评课议课

课例分享结束后工作坊成员以及学科共建学校的代表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热烈研讨和评议工作坊主持人王秀荣老师对三节课例做了精彩点评,肯定了三位老师基于核心素养、聚焦学科育人的教学设计,对于卢迎春老师课例设计的创新点、卢卫国老师课内外阅读的交汇融合以及陈敏慧老师巧妙衔接给予高度评价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陈霜叶教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专业指导陈教授指出,英语学科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是思维的基础,也是一门跨学科能力较强的学科,因而更具有学科育人的功能。陈教授认为,三节展示课例在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学科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卢迎春老师通过播放西方国家常见的青少年问题的视频巧妙地引发学生的共鸣,同时激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比较思维卢卫国老师在深挖文本主题意义的同时带领学生欣赏美学,树立了育人导向,培养了学生跨文化的高阶思维陈敏慧老师将英语综合技能的运用与安全提示相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充分挖掘了单元语篇的育人价值。陈教授精彩的点评为大家践行学科育人指明了方向。

专家讲座

1月28日晚,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冯卫东院长为大家带来讲座看见课,学会教学,谈基于课例研析的论文写作。冯院长用丰富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由表及里叙事与理论结合的论文写作方法冯院长提醒大家要善于发现、捕捉、定格和放大课堂典型细节,就课堂中的细节问题生成微型课题,再用微型课题的研究来化解细节乃至更大的问题,即“高通路迁移”。冯院长指出,大凡“好课”都有好的“课理”,大凡被“看见”的“课理”都值得写,“上好课”与“写好理”可以也应该互动、互生。冯院长的讲座不仅是在讲“写作之道”,也是在讲“教学之道”,以及教师由研究与表达而逐步进阶的“教师成长论”。

结语

每一次遇见,都是最美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奋踔厉奋发的修行;每一次奔跑,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每一次研修,都是我们汲取教学智慧的源泉。2024年,工作坊团队将不忘初心,策马扬鞭,继续以昂扬的姿态行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一审一校:陈雅婧

二审二校:王秀荣

三审三校: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