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力课堂】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推进新课改 ——记无痕联盟五校共同体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无痕联盟共同体:苏大实验、华师苏实小、星澜学校、车坊实小、独墅湖实小,于2023年11月21日下午开展无痕联盟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数概念和数运算一致性”进行研讨,车坊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各学校骨干教师代表全程参与。
第一议程 听课研讨
车坊实验小学蒋丽老师执教《百分数的认识》,从学生很感兴趣的抽盲盒引入,初步引出百分数。再通过射击游戏,学生四人讨论,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百分数,从中体会了百分数的简便。通过果汁含量和销售量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突破教学重难点,区分“部分与整体”和“两个量”两种类型。也增强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完整地建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课堂最后,学生填一填,说一说,熟练掌握了百分数。蒋老师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星澜学校唐丽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从实际出发,测量生活中的红色彩带和蓝色彩带,发现米尺不够,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逐步深入学习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接着,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小数。唐老师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很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小学宋佳雯老师执教《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宋老师这节课设计巧妙,富有趣味,教学过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学习活动自主开放。首先从复习导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接着,新授环节宋老师设计了购物情境,增加了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算式的环节,让学生更加有意识地去迁移算理算法。最后宋老师通过神机妙算、对症下药等练习环节再次帮助学生梳理算式的运算顺序,赋予每一步运算意义,进一步巩固了运算顺序,提升综合感悟能力。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古丽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将笔算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去,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那么这节课应该将重点放在哪里呢?教学过程该如何展开呢?古老师在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先分后合”思想的感悟上,通过旧知的复习,唤醒“分合”思想,形成初步感悟;在新授中借助具体情境在口算、笔算中进一步感悟“分合”思想,并设置三个层次的对比联系,加深学生对“分合”思想的感知,进而达到乘法知识的整体架构。

车坊实小的徐端敏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徐老师将绘本《保罗大叔分披萨》贯穿整节课堂,帮助保罗大叔解决了分披萨中出现的问题,孩子们在“美味”与“快乐”中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认识了什么是分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通过动手实践折纸创造出了新的“几分之一”,在操作中学习了知识,学生乐在其中,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独墅湖实验小学的陆怡婷老师执教《认识几分之一》。陆老师创设了“野餐分食物”这一生活实际情境,从整数开始,逐渐在分的过程中,认识了分数。学生通过对“半块”的表达,深化了对分数的理解。课堂中,陆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刻建立了几分之一的表象,还带领学生在分数条和数轴中寻找分数,发现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

第二议程 专家讲座
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徐斌开展了一场专题讲座:《新课标“数与代数”结构化分析与教学建议》。徐特从无痕教育出发,剖析了数的本质,分数与小数的关联,揭示数概念和数运算的一致性。徐特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教师们接下来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无痕教育,有心无痕,润物无声。此次活动为五校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再相聚、再学习、再交流和再碰撞
撰稿:董明 杨澜 朱一铭
图片:杨澜 朱一铭
编辑:俞晓燕
一审一校:董 明
二审二校:李银江
三审三校:马彩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