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深耕精研乘风远航
——2022年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初中语文1组)集中研修活动顺利开展
春华秋实,潜心研修初心不改;孜孜以求,语文教学拔节孕穗。为推进我市语文教师团队建设,发挥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的辐射效应,引领语文教学高位发展,整体提升我市语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11月16日,“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初中语文)集中研修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隆重开展。来自苏州市各地的26位初中语文名师以及22位随行老师齐聚星港学校,以课堂展示、点评研讨和专家讲座的形式,举行了一场语文人的盛宴。活动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恩樵主持。
名师引领,课堂升格。上午的研修活动,四位名师成员就不同的专题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公开教学。
华俊萍老师带来了一堂扎实灵动的《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赏读课。从整理故事情节对应的图片开始,她不动声色地带领学生踏入文本意境中。串联古今中外作品中相近的“利——情”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将感受大主题的意蕴揉成对细节的体会。《我的叔叔于勒》作为一篇具有较强思辨性的小说,华老师力图通过紧贴文本,问题创设,激发表达的方式以点带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华老师循循善诱的语言带领学生步步深入,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用春风般的笑容展现了一位名师的功底和人格魅力。
沈建忠老师开设了一堂沉浸深入的《论述类文言文的逻辑梳理》文言文阅读课。他以《诫子书》为主体文本,用“诫”字的小篆形式导入,让学生从造字法的角度理解文题,别出心裁。这在课堂初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四两拨千斤。面对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沈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自主理解文意。同时也重视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抽象的文本论述,结合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化繁为简,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文本逻辑,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祝荣泉老师开设《朝花夕拾》比读课。作为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集,《朝花夕拾》虽然是写童年和青年时代的事,但是此时鲁迅已进入中年,回望过去,沉浸笔端,有些思想学生读起来是有隔膜的。祝老师重思考,巧分类,导思辨。他巧妙设置“黑榜”和“白榜”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思维,关联思考。在肯定与犹疑中,在绝对和两难中,在讨论和争辩中,在提示与引导中,学生完成了对人物的立体勾画;为引导学生掌握名著阅读方法,祝老师继续引整合,提深度,拔高度。两两归类,会产生怎样的研究话题?藤野先生和寿镜吾之理想与现实的教育,阎王和无常的是非判案……学生在归类整合中自主产生研究话题,思路被打开,思维在进阶。任务单里老师出示的自我解读,有高度,有深度;学生自主研究的方向里,有读有写,有思有获;教师的展示总结里,智慧在闪光,思想在漫溯。
王敏老师对《秋词》等诗作进行群诗鉴赏。她带领学生由读入境,学生在课前用飞花令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身心迅速沉浸课堂;她引导学生将据任务还原,学生在填空中观照诗作,完成对处境和心境的基本认知;单读、齐读、比读,王老师的课堂活动丰富扎实,充分培养学生言语思维与表达能力;她紧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关键,培养学生思考核心意象的习惯和言语形象思维的能力。分类辑录、情感思考,归类整合,课内达成共识,课外延学进阶,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诗文有了深度,更有了宽度和厚度。
共同研修,相互激励。四位名师的课堂结束后,星港学校的徐海鹰校长、星湾学校的赵飞老师、西附初中的孙艳老师作为名师共同体成员分别点评了四位名师的课。他们从新课标本位出发高度肯定了四位老师的创新课堂,认为四位老师的课不仅有整合学习的宽度,也有深入研究的厚度,不仅关联旧学知识也延展新学探究,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课,带给与会老师深刻的启发。同时就“在阅读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说教学的三个语言点”、“教学须关注文体形式、风格特征”“群文阅读的角度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个性化的思考分享。
智慧碰撞,共促成长。下午的研修活动在另外四位名师的精彩分享开始,每一个主题分享都指向新课标的热词:冯霞老师的《指向深度学习:语文任务群设计的课堂教学实践》,将深度学习的特点和深度学习下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分享,智慧且实用,具有极强的启发性;王宝安老师的《教智融合:语文课堂教学2.0》深度思考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支持,前沿且创新;凌惠老师的《乐活课堂: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堂新样态》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趣味活动、内容分享和评价激励等多个维度出发,力求打造“乐活”人格课堂,充分关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激活赋能,活力自信;张敏老师的《语文课堂新样态之情境》,从思考“理想课堂”出发,充分关注新课标中出现的含有情境的词语,将真实情境和教学情境内涵做了个性化的深度解读,并积极的从教材和学生生活出发,探索真实情境创设的路径,朴实又真挚。
榜样力量,助力远航。主题分享结束后,江苏省特级教师、名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蔡明为初三的学生执教题为《在劳动中成长》作文指导课。蔡明老师结合新课标中劳动教育课程,将真实的劳动体验和深刻的成长体悟相结合,从具体真实的任务情境出发展开本次作文教学。《在劳动中成长》的作文案例,老师“走过场”和“太家常”的初评意见,“依旧走过场”“还是太家常”的再评意见,都成为本堂课的问题导向。蔡老师在意见点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修改路径,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指导作文升格的方法和路径,在主题立意的基础上点拨学生思考“劳动的内核”和“成长的意义”,课堂通过充满智慧的引导激发了学生活跃思考,拓展了学生思维宽度。
课标专家,携手引领。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九俊开设了《新课标与新课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理解与落实》的讲座。杨院长从课标的学习总目标和学段要求出发,提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审美创造,强调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又从课标的教学内容出发,解读教材“人文主题”的内核和”人文主题统领”的呈现方式,并进一步列表展示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内容;接着从学科实践出发,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同时提供了“情景化任务设计”、“让学习者出场”、“创生型的知识探究”、“富有成效的合作”和“完整的目标达成”等具体的做法和路径。杨院长指出:如何读写融通、如何从感性的语言活动中概括出理性的语义、如何聚合多种语文学习方法有所侧重的精准使用,以及如何“学思融用”打造真正的语文课堂等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也具有极强的探索意义。
本次活动在蔡明老师的总结下落下帷幕,他评价本次语文研修活动是一次准备充分、精益求精的深度研修活动,无论是星港学校的用心承办,还是各位名师成员的精心准备都是这次活动得以成功举行的关键;新课标的研习、探索和践行需要很长时间,只有真实推动、扎实推进才能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理念,为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
文字:王婷婷 陆依凡
照片:丁方兴 王婷婷
一审一校:王婷婷
二审二校:戴俊华
三审三校:刘恩樵 徐海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