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善课程】梨花风起伤春暮,又是一年清明时 ——记星汇学校德善书院清明习俗专题课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春日烂漫,百花娇艳,清明寒食亦已走近。2019年4月1日,星汇学校德善书院慧心学堂开设了一节以清明习俗为主题的课程,以促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清明习俗在中国沿袭已久。姜雅雯老师带着孩子们穿越至千年以前的中国王朝,从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与民间祭祖扫墓之习中了解到清明节的起源与演变。孩子们惊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悠久,迫不及待地想与同学分享自己了解的清明习俗。
几乎每个孩子都曾在清明祭祖扫墓过,但孩子们对祭祖扫墓的礼仪却不甚清楚。姜雅雯老师细心地讲述着祭祖扫墓的礼仪,剪除杂草、修理陵墓、增添新土、焚烧纸钱、供奉饭菜、跪拜行礼等等,都是祭祖扫墓时必做的事情。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有些孩子会在清明出外踏青,孩子们开心地分享着自己清明踏青的经历。迎着春日暖暖的阳光,扑鼻而来的是青草的气息与花朵的芬芳,脚下的土地似乎随着春天变得柔软,愉快的笑意在天真烂漫的小脸上蔓延。
除了祭祖扫墓、清明踏青之外,姜雅雯老师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其他清明习俗。“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每逢清明节人们会植树农耕。古人还会通过清明放风筝来放走晦气,祈求安康。荡秋千、蹴鞠、拔河等游戏,青团、螺蛳等食物也在古代清明时节盛行。
人们在清明节除了祭奠先祖外,还会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姜雅雯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近革命先烈刘胡兰、邱少云,了解这两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孩子们对革命先烈肃然起敬,在缅怀中立志继承革命意志。
精彩纷呈的课程在不知不觉走向尾声。本次德善课程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促进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