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传承吴语经典 浸润美好童年——跨塘实验小学一年级主题融合课程活动侧记
传承吴语经典 浸润美好童年——跨塘实验小学一年级主题融合课程活动侧记

来源:跨塘实验小学 作者:跨塘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9-04-01 点击数: 字体:A- A+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春姑娘摇摆着曼妙的身姿,挥挥衣袖将和风细雨带到了苏城。古韵苏州,是一座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名城,先辈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美好的当然要数那一句句、一段段软糯甜美的吴侬软语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方言凝聚一地情”,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318日,跨塘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传承吴语经典 浸润美好童年”为主题的一年级主题课程活动。

课程渗透 亲近吴侬软语

【说】

瞧!语文课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听老师教着一首首民间传统的吴语童谣,那巧妙的押韵、逗趣的语句,逗得同学们乐不可支。听得全神贯注,学得有模有样,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跟着老师,摇头晃脑,边唱边拍手,读了起来,真热闹!看,数学课上,“一、尼、山、寺……”,苏州闲话说数字,一点都难不倒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们。

 

【唱】

音乐课上,伴随着动听的旋律,用苏州话演绎出来的歌曲,平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苏州话独特的韵味,让他们越学越有劲头。

【画】

要学“地方文化”,光学语言那可不够,苏州传统的民族服装又是什么样的呢?美术课上,一年级的娃娃们拿出各色彩笔,展开了一场“水乡服饰设计大赛”的激烈比拼。一幅幅色彩美丽的水乡服饰设计,装点起孩子们内心的一个个绮丽的“水乡梦”

【学】

“苏州传统的‘水八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科学老师的提问,使课堂顿时炸开了锅,什么“水八仙”?当老师图文并茂地将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等八种水生植物一一向同学们介绍之后,孩子们才恍然大悟,拿起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回去我也考考爸爸妈妈!

 

亲子互动 秀出吴语风采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快,各种方言的混杂应用,让不少苏州本地孩子已不会讲流利的苏州话,有时还会夹杂普通话,感觉有点“四不像”。而大多数新苏州人的子女基本上听不懂苏州话,更不会讲苏州话,苏州方言正面临削弱和消亡的危机。

此次活动,在学校的动员和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回到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学起了苏州童谣、苏州话讲故事,这一活动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吴侬软语的魅力,在心里种下苏州话传承的种子。

汇报演绎 争做吴语达人

不知不觉,有趣的吴侬软语融合课程接近尾声了,在汇报展示的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踊跃报名,将自己学会的苏州话童谣和故事展示给全班同学。

一首首童谣,一句句苏州“闲话”,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拗口的“洋泾浜”苏州话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此次吴侬软语主题融合活动别出心裁,既渗透到了一年级孩子们的每门学科中,也覆盖到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和课外业余时间,让孩子们普遍经历了一次“吴侬软语”的洗礼。孩子们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学校希望通过此次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主题融合活动,让小朋友慢慢学会说苏州话,提高他们对于吴语的兴趣,使得苏州传统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