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大学—翰林小学四(3)班探秘西交利物浦大学活动报道
我们身在独墅湖高教区的大学城,从公交车站的站名,就可以了解到附近有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东南大学等很多知名学府。但大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学里到底是学什么的呢?翰林小学四3班的同学们组成了一个探秘小分队,利用考完试后的假期,对身边这所即熟悉又陌生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来了一次深度探访。
探秘团的第一站是处于西浦南校区的设计楼,这里是建筑系和工业设计系的所在地。接待的小姐姐早早在门口等候我们,带我们去神秘有趣宝贝众多的材料博物馆一探究竟。这里陈列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的见过,有的没见过,但是都很好看很有艺术感。我们感受了紫铜的重量,惊讶于铝材料发泡冷却后产生的美丽的蜂窝形状,享受了硅胶怎么也撕不烂的软软的质感,实在是解压神器。还有很多复合材料,比如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垃圾和树脂混合后形成的新材料,看起来就像大理石,而且又美又便宜又环保。一件件看似普通的材料,经过设计师的设计加工后,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实在是太厉害了。
走出材料博物馆,我们畅游在南校园的广场上,这里像是一个美丽的花园,海浪舞台,水上步道,我们还围坐在水上的休息区畅想未来。要是天气适宜,微风习习,小伙伴们在这里一起聊聊天,晒晒太阳,感觉好舒服啊!广场的对面就是横跨大半个南校区的西浦国际商学院,这是一个巨大的弧形的楼,里面什么都很大,一个教室有我们学校的报告厅那么大。每层楼的大厅里都摆满了沙发和桌子。老师和我们讲,大哥哥大姐姐需要随时讨论问题,这些休闲的环境有助于大家思考和讨论问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我们穿梭在连接南北校园的地下通道,两面的墙壁上有各种创意涂鸦,代表了不同的社团文化。我们情不自禁地奔跑着,跳跃着,感受到大学的自由,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北校区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在那里我们学习了图书的编目体系,并帮助老师一起把图书按照编号整理上架。大学的书比起小学的书那可重多了,很厚很厚,大哥哥大姐姐的桌子上放了很多书,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查阅资料,一边在电脑上打字。我们在博物馆里还看到了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一面墙那么大,那里插满了小地标,代表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老师和学生。我们一起研究了校园地图,学习了各个专业的名称和所对应的院系,还站上“开讲了”的讲台,总结了我们眼中的西浦:大,漂亮,有趣,国际化,大开眼界…..
“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后要上像西浦这样的大学!” “我要做建筑师,建造漂亮的城市”,“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学习金融”,“我要学习编程,让机器人为我们服务”。孩子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