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汇报展成果 专家引领拓视野 ——记西附初中承办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市级展示交流活动
2019年1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承办了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的市级展示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宋大男老师主持,课题组各有关县区教研室政治教研员及苏州市区、相城区、园区部分学校60余名教师参与活动,活动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该课题的子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和促进苏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变革。
课例展示,异彩纷呈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课例展示,来自苏州工业园区及市区的四位老师以各自特有的风格、独具匠心的设计和扎实娴熟的基本功,为与会老师奉献了精彩的新授课与复习课教学范例。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的孙全军老师围绕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呈现了一节一轮复习课,本课内容理论性强,离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如何将教材中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明化?孙老师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时政热点切入,模拟创设了“李莉幸福一家人”的生活情境,主题探究,一例贯穿全课,高效整合课内、单元内、不同年级的关联知识,以案例解读、漫画赏析、思维导图、典题训练等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凸显“主题”性,教学落点凸显“德”性,整个教学过程巧妙地将知识的复习、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培育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的王莉老师围绕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11课“建设法治国家”呈现了一节一轮复习课,本课内容是历年来苏州中考命题中的高频率考点,本节课王老师设计了“知识梳理”、“易混易错”、“中考连线”、“举一反三”四部分,“知识梳理”注重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比较关联知识间的异同;“易混易错”注重引导学生澄清知识盲点,准确辨识教材核心观点;“中考连线”注重引导学生模拟真题演练,熟练掌握中考解题技能;“举一反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
来自苏州市胥江实验学校的褚红梅老师围绕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13课第3框“保护生态环境”呈现了一节新授课,整节课以“雾都摘帽记”一例贯穿全课,分“历史篇”、“原因篇”、“措施篇”三个篇章,“历史篇”引导学生感受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原因篇”引导学生讨论严峻生态环境形势的危害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措施篇”引导学生思考伦敦“雾都”摘帽过程对我国治理生态环境的启示,随后褚老师又将学生的视角引向“苏州263专项整治行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指导学生设计倡议书,做“美丽苏州的行动者”,能够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唤醒学生心底深处的家国情怀。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的傅莉老师围绕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16课第3框“理想与现实”呈现了一节新授课,课前傅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梦想卡”了解学生学情现状,课堂教学分“理想之光”、“理想之路”、“理想之悟”三个篇章,三个篇章以最近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苏州籍军工专家钱七虎院士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贯穿全课,“理想之光”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注重思维拓展;“理想之路”篇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课前制作的个人梦想卡“扪心链式追问”发现自身优势,意识现实障碍,思考应对策略,汲取榜样力量,增强前行勇气,砥砺奋进前行;“理想之悟”篇引导学生实践运用,努力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课题研究,卓有成效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课题组研究成果汇报。子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之一、苏州市首届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课程中心主任孙全军老师代表课题组对子课题的阶段成果向全体与会老师进行汇报交流,孙老师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这一子课题,从研究背景、课题概要、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注重深入调研区域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加强理论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依托基于实证的课堂观察与教学改进,努力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搭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近两年来,课题组成员开设市、区级观摩课20余节,在省、市、区级学科教研活动中开设专题讲座10余次,多篇教学论文、课例报告刊发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海教育科研》等刊物,孙全军老师应邀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及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法治教育教师简明读本》的编写;汇报后,总课题组主持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开群老师对本次课题阶段成果汇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子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基于实证、立足现实、方法恰当、服务教学、成果丰硕,同时对课题组后期研究提出了指导建议与殷切期望。
专家指导,引领方向
本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专家讲座,由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宋大男老师、相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曹丽萍老师和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开群老师围绕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进行专题指导。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宋大男做了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向》的讲座,宋老师首先分析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逻辑进路与价值追求,接着结合自己近年来学校一线课堂教学观察的课例剖析提出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给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和谐,防止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努力让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个性化”,树立新的教学观,依靠情感驱动经营好师生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应试教学与人文关怀”、“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三对关系,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发展与自身专业成长,做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艺术型的教师。
相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曹丽萍老师做了题为《以高中新课程为指导,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的讲座,现任教育部长陈宝生曾提到“小学要开心,到了中学要活心,到了大学要静心”,这道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2018年1月中旬,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 新课标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要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曹老师认为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让学生“活心”,教师必须做到:初心牢记,勇担立德树人使命;设计用心,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教学走心,课堂教学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自主感受知识背后道德的声音,引导学生明理导行,培育责任担当。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开群老师做了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的讲座,朱老师指出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投入使用给一线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强调一线教师要主动适应,突围解困,努力改进教学方式,要研究以怎样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以怎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以怎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与必备品格的统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必须指向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深度教学”应该是基于价值引领、基于真实情境、基于高质量问题设计、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基于思辨、基于微探究和微课题研究的教学。讲座最后,朱老师还就初三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2019年苏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阐明了自己的建议,强调初三一线教师要利用寒假主动研究、熟悉整套新教材,在新学期复习过程中抓住“讲什么”与“怎么练”两条线,突出重点,梳理易混易错点,关注热点,重视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不忽视学生的解题体验,尝试用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
本次课题展示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课例观摩,又有成果展示与专家引领,是一次实践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引领与理念的更新,相信在今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全市教师会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也相信《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会再结硕果,续写苏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新篇章!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