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易学习 创生自主学习行走的新方式——记基于园区“易加学院”的初中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一场由“易加学院”引发的学习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易加学院”的常态化运用助推线上学习常规化,通过技术赋能,形成了以学为中心新循环,创生了园区学生自主学习行走的新方式。
为总结、探索如何优化线上教学组织形式,提升线上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易加学院”的初中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于3月9日—10日进行,以“教智融合· 线上慧学· 五育并举”为主题、共覆盖13门学科,开设26节课。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教研员分别主持活动,各校分管领导和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累计在线人数千余人。
第一天的活动于3月9号下午13:00-16:00圆满完成。
美术学科,总结了“易加学院”应用实践的四个注意点: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分享价值,规范上传格式,丰富封面信息。
在劳技学科展课中,“易加学院”高效实施了课件播放、有痕演示、直播互动、随机提问、集体反馈、实时评价等功能,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共同变革。
信息技术学科,开课教师充分摸排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了解采用不同终端学习人数的占比,以不同形式的微课予以支撑。以“易加学院”和直播互动为主,以“项目化的混合学习”形式推动学习进程。
第二天的活动于3月10号下午13:00-16:00圆满完成。
语文学科,开课教师利用“易加学院”的分组、抽签、留言等功能很好得突破了课堂教学提问单线点对点反馈滞后、小组讨论分散化等操作难点,较为成功得实现了语文学习任务集群化、学习方式项目化。
数学学科,师生互动既采用传统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又借助“易加学院”的系统推送、拍照上传、在线投票、计时抽签、实时统计、远程操作、点赞激励等众多的技术功能,体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实时、交互、精准的线上教学优势,展示了“易加学院”强大的教学功能。
英语学科,学生在前学部分做好学习准备,在共学环节积极参与投票、游戏、作业传输等课堂活动,在延学环节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物理学科,两位老师通过“前学”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方向。课堂“共学”中,两位老师充分运用平台的交流互动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线上课堂管理。
STEM课程,两位老师通过“易加学院”平台统整教学资源, 以“易加学院”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学习的探究成果,充分交流,实现了真实学习、深度学习。
生物学科,一节公开课与STEAM学习相结合,熟练地运用“易加学院”,开展了课前预习、作品分享、资料共享等活动,使得在线课堂有趣、高效、丰富。另一节课上,5位学生代表分享了各小组的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学科,两位老师精准推送前学资源,高效营造共学氛围,“易加学院”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出体现知识点的联系性和综合性,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较高提升。
音乐学科,一节课利用学院平台推动项目化学习——《沃尔塔瓦河》,展现学院在获取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便捷。一节课使用 “音虫”软件,向大家展示了星海师生合作的原创歌曲作品,用素养表达自主学习的成果。
体育学科,两位老师的PPT演示融入专业运动APP软件,有极强的趣味性。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学院平台让小场地有了大作为,实现了体育课程的“场景化”。
心理学科,两节课分别以能量库、心理天平为模拟外化心理的模型,以思维导图和学习任务单为共学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易加学院”资源共享的优势,带领学生相互激发正能量,挖掘居家学习的心理动能。
“易加学院”的运用成为变革教学思路、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提高了在线授课的效率。园区教育正通过“易加学院”的深度应用,让学生们行走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面向无限未来的路途上。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