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教育润无声,携手共育向未来——中芬国际教育友好交流活动侧记
春深日暖,万物并秀。4月21日下午,中芬国际教育友好交流会议在西附初中南校区圆满举行。由苏州市教育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牵头组织,西附初中、金鸡湖学校、星湾学校三校代表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芬兰利明卡市教育局师生代表团。江南的杏花春雨与北欧的极光异彩在此相遇,共绘中芬教育合作新图景。这是继2024年暑假园区学子赴芬兰研学建立深厚友谊后,芬兰师生的首次回访。
话合作,中芬友谊长
会议伊始,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晓燕致欢迎辞,她表示,园区以优质教育生态建设为抓手,构建“智能学习、创新实践、个性发展”为一体的成长空间,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学子。她相信,中芬友好交流既能传承江南文化的细腻温润,又能融汇北欧教育“平等信任、个性发展”的核心理念,成就面向未来的教育新范式。
紧接着,芬兰利明卡市教育局局长Päivi致辞。她强调,尽管中芬学校规模存在差异,但青少年间的直接交流最能培养国际理解力。她特别回顾了去年园区学子赴芬研学的成功经验,期待未来建立更多常态化的校际、班级间合作,共同探索教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会议进入最具历史意义的签约环节。在庄严的中芬两国国旗见证下,园区教育局与芬兰利明卡市教育局率先签署友好合作协议,Päivi局长与徐晓燕副局长互换协议文本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签约现场,双面苏绣与芬兰特色桌旗相映成趣,成为双方友谊的最佳见证。
西附初中校长李英作为校长代表进行发言,副校长蒋孝臣同步翻译。李校长以西迁精神开篇,生动阐释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弘扬传统”的文化内核,并重点介绍了西附初中创造性提出的“润·透”教学理念,“润”如江南春雨,“透”似太湖奇石,以及通过西附人的不断追寻,从而达成透彻澄明的教育境界。融汇家国情怀与江南智慧的教育哲思,为中芬教育对话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
随后,金鸡湖学校校长时苗、星湾学校校长李妹红、西附初中校长李英分别与芬方完成签约,将本次交流活动推向高潮。签约仪式后,双方校长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现场洋溢着温暖而热烈的氛围。
在分享交流环节,Päivi局长指出,芬兰教育体系以“公平、个性化和信任”为核心原则,她还介绍了利明卡市的教育创新实践,如促进阅读素养的Limmi阅读节。校长Satu分享了Tupos学校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这所百年老校的创新发展之路,展现了芬兰教育中儿童参与、生态意识与学科深耕的有机融合。
会议最后,苏州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王静芝处长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中芬教育研讨会实现了“温度与深度”的双重突破,尤其对双方在部门、基金会和学校三个层面签署的多项合作协议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这些成果既是“跨越山海的对话”,更生动诠释了“教育无国界”的真谛,彰显了中芬教育“面向未来同行”的共识。王处长对双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心相遇,师生共融乐
当教育研讨与签约仪式在会场内热烈进行时,津梁园中的师生交流活动在同步展开。西附师生以热情与创意迎接芬兰学子,通过校园参访、文化体验等互动,将会议桌上的合作理念转化为鲜活的实际交流,让友谊在双向奔赴中生根发芽。
游校园,东西互鉴新。西附学子热情陪伴芬兰小伙伴,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精勤、博雅、卓越”的西附校园文化。芬兰师生驻足于凌云廊、揽月庭、手工品展示长廊等,沉浸式感受校园生活,对中国教育的细腻与活力赞叹不已。
游古巷,烟雨醉江南。天公虽降烟雨,此行亦逍遥。细雨中的江南更添诗意,芬兰学生兴致盎然,与西附学子结伴探访斜塘老街。漫步于青砖铺就的古巷,看小桥流水,享片刻清幽。芬兰学生畅谈北欧风情,西附师生则分享江南故事,文化的碰撞让彼此惊喜连连。
绣香囊,方寸见文化。在丁玉娟老师的指导下,芬兰学生与西附初二英语演讲社成员共同体验香囊制作。从穿针引线到填塞艾草,中方学生化身小小“翻译官”,在一针一线中传递文化温度。香囊里缝入的不仅是艾草,更是中芬友谊的种子。
归家宴,温情暖异乡。夜幕降临,芬兰学生与2024年赴芬兰研学的西附学子重逢,走进中方家庭体验温馨的家宴。晚餐桌上其乐融融,大家共叙去年研学的情谊,从家常菜肴到围桌夜话,异国的温暖抚慰了旅途的疲惫,中国的热情好客让友谊在烟火气中愈发醇厚。
值此一行,两国学生结下深厚友谊,双方教育谱写合作篇章。西附初中始终秉持“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西迁精神,此次交流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实践。我们相信,这份跨越八千里的教育情谊,必将如太湖之水般绵长,似江南春雨般润物无声。未来,西附初中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化国际理解教育,让每一位西附学子都能在多元文化交融中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
文字:张燕、于天琪
图片:倪彤菲
一审一校:张燕
二审二校:洪浩
三审三校:梁红、田秋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