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做”中学数学:探索本真,且行且思

发布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努力践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加快区域初中数学“做”中学体系的建设和“做”中学特色课程的开发20221110苏州工业园区初中数学“做”中学项目式学习专项研训活动在星海实验中学、星湾学校、西附初中同时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星海实验中学承办,星湾学校、西附初中协办。“做”中学项目式学习共同体学校、“做”中学项目式学习专项研究组全体成员、全体教研组长初中数学教师发展共同体全体导师,共计两百余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

63c62a24bf6d4f5188a0696276258c27.png

一、项目汇报

1.“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系列之《魔方探秘》

星海实验中学陆坚清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从魔方中观察丰富的图形世界旋转变化的奥秘,结合简化思想与化归思想探索了魔方更快复原的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展开与折叠,平面与立体等过程,得到了数字循环从而获得魔方密码。利用四个小游戏,让学生经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的碰撞。将魔方的复原与密码学联系起来,实现跨学科学习。

2.“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系列之《设计师的“衍界”:包装盒》

东延路学校杨泽明老师在项目前置阶段,学生从对包装盒的收集分类、包装盒的拆解分析到协作完成包装盒的设计。3个驱动性的问题推动着整节课的进行,学生汇报过程中渗透出数学分析、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计算的项目设计原理,成果设计环节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创造能力。

3.“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系列之《运动场的玄机跑道设计

星澜学校徐丽老师的项目式教学实施前,让学生调查了解标准跑道相关知识,绘制有创意的跑道设计图。利用数学建模得出数据背后的数学道理分享测量、计算学校操场的相关数据,修正学校操场前伸线长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服务生活。

4.“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系列之《数据帮我做运动》

东沙湖实验中学柏晨斌老师“抽样与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基于对学生运动的数据调查分析和指导,逐步体会并使用多种数据分析方式和手段,融合数学、物理与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数韵苏州·智美江南”系列之《“桥”见数学》

西附初中赵鑫老师的课堂上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展示课前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得出的项目化研究成果,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总结方法,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收获了思维的进阶。整堂课从数学核心素养方面,主要突出了抽象、建模、直观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6.“数韵苏州·智美江南”系列之《苏州园林:探秘圆拱门》

星湾学校吴文科老师课堂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把苏州园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式学习真正实现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学生在课堂中的现场展示落落大方、思维缜密、精神饱满,充分体现出了星湾学生的风采。

5bb06731784a4195a2c5befe4edea311.jpg

535b0e94b9ee41248dcc6f44f2f7330d.jpg

二、导师点评

项目汇报后,“做”中学项目式学习导师组许昌军、潘正标、丁亚童、李明树、刘倩、全丽波分别进行了点评,一致认为同学们在项目前期调查、分析阶段完成的每一个流程,都有清晰的思路,方案设计合理、全面,工具使用、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恰当、熟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综合性、启发性;各小组代表在课堂展示、交流汇报中条理清晰、形式多样、落落大方,教师引导自然贴切、点评精炼、指导有效。

三、专题讲座

项目展示结束后,星湾学校全丽波老师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开设了专题讲座《“做”中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以“数学·苏州园林”为例》。

项目式学习是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老师从最初的同步教学模式,转化到后来的先学后教模式,再到现在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以高效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任务式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成为教育思考的新方向。

四、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兼职教研员、“做”中学项目式学习专项研究组组长、星海实验中学的戴小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传达了区域初中数学“做”中学体系建设、“做”中学课程开发和“做”中学实施推进方案

“做”中学体系是园区“基于研究的初中数学教与学”主题研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又一创新路径。“做”中学项目式学习是园区自20149月以来,坚持开展“数学实验”研究,全面实施、深入推进“做数学”,在学生素养发展、教师专业提升、学科特色形成、学校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产生积极效应的基础上,为推动学科高质量、高品质持续发展的再探索、再实践。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努力践行育人方式变革,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园区教育人一直在路上。

文稿:陈佳

图片:赵晓燕、徐峤

一审一校:许昌军、汤晓萌
二审二校:戴小驹
三神三校 :张明颉、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