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概览>国际交流>详细内容

拓展国际视野 强化理论实践

作者:@博爱学校 发布时间:2022-01-17 点击数: 字体:A- A+

2022年1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组织了一场围绕儿童康复发展的线上国际学术交流会,特邀澳大利亚知名康复及体育运动专家郁孟德教授,举行远程国际线上交流会,共有四家单位参与,其中包括:苏州工业区博爱学校、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康复诊所、镇江小星星儿童康复中心、山东淄博中医院。在大家的交流分享会,不仅拓宽了康复行业从业人员医学国际视野,也提升了自身理论专业知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感觉是从外界获得信息后,通过感觉神经向中枢传入,经过中枢加工,通过运动神经输出到肌肉,产生运动,这是感觉产生的整个过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本体觉、前庭觉是人体基本的六大感觉,如果我们仅仅靠一个感官去指挥运动,显然不足以支撑个体发展的,只有把六大感觉统合,个体才得以发展。我们整合感觉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发育,与外界建立起联系。

我们要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全人”来支持,并强调生理、心理、运动三方面组成了人的感知整体。人是物质的,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物质材料,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

在特需儿童运动康复中,首先明确,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有生理功能障碍的儿童,因此,我们更要关注他们在特殊阶段生理和心理发育进程中的问题,要充分理解特需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过程,并将生理和心理领域的知识融入到特需儿童的运动发展中。

郁教授最后总结:"感觉统合不能离开独立的生物体,不能离开独立的生命体,感觉统合不是一套现有的感统技术模式,其背后是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发育、运动发育,而这三个要素背后是整体的"人",将其有机整合起来,从而设计有效地感觉运动,并观察输入的经验是否顺应儿童发展,是否改变异常模式,达到一个新的运动模式感觉运动经验输入没有一套现有的专门技术,因为每位儿童都不一样,每个阶段也都不一样,一定要研究有效地感觉运动经验的输入,才是关键。"

培训中应用了远程录像视频的授课方法,重温了吴佳老师的“just right challenge”, 即“适度的挑战”理念。治疗师要非常了解孩子,设计治疗活动要正好能挑战儿童,但是又能让他经历成功的喜悦。正面的活动又能反过来激发儿童的积极性,进而接受更多或者更难一点的活动挑战。儿童在治疗活动的正循环里能不断进步,治疗师在此过程中反复评估自己的活动设计与儿童的反应,与孩子一起进步也积累经验。

授课结束后,小星星康复儿童康复中心、博爱学校老师们分享了学习心得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郁教授给予答并指导,总结说:“感觉运动控制,最重要的不是康复从业人员如何治疗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系统,这个是感觉运动最重要的目标。”

需领域的康复从业人员要回归儿童教育的初心,这也是博爱人发展至今不能少的灵魂。康复不是治病,要去医疗化,系统的康复要围绕功能的改善和提高,特需儿童的康复从业者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让特需儿童的康复服务, 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学员分享



激情:不仅仅是对于工作的激情,更是出于对孩子的本心。梁校一直在提激情,早些我们没有领悟到,对这份事业充满激情,是博爱得人心,发展至今不能少的灵魂。年轻的我们,更需要以此激励我们。另外,便是专业知识的匮乏,老师是引领者,但大部分时候,都需要自己的充电,来补充缺失的知识,专业的知识背景,是临床强大的支撑。

-临淄区中医院

耿丽华




任何的感觉运动都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比如我经常带患儿做的分合车,从被动的分合到主动的自我控制动作,这就是患儿在自我学习管理自己的各个部位的过程。所有的感觉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患儿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系统。

-博爱学校

常宇琪